關於"何處是我朋友家"這部片(我不記得確切名字了,反正大概長這樣)

 

 

這是一部伊朗出品的電影,內容非常的簡單

主角阿哈瑪德不小心把內瑪札迪的作業簿帶回家,而內瑪札迪因為前兩次都沒把作業寫在作業簿上,

所以老師揚言要是他下次再不寫在作業簿上就要讓他退學,阿哈瑪德為了不讓內瑪札迪因為他的關係被退學,決定把作業簿送去給遠在波士提的內瑪札迪家。

 

電影最後的結局是,阿哈瑪德並沒有成功地把作業簿送還給內瑪札迪;他一問再問一找再找到天都黑了還是找不到他家。

最後他想到了解決的方法--就是幫內瑪札迪把作業寫完。

 

 

這部過程有點讓人惱羞而結局讓人有種「啊?就這樣?」的電影,我在國中就看過了

當時大部分人(包括我)看完的感想就只有"這是甚麼鬼啊?"、"好爛喔"之類的,

一定很多人都會想:一開始就決定幫他寫作業不就好了?

 

在阿哈瑪德尋找朋友家的過程中遭遇了很多阻饒;

首先是他媽媽死都要他把作業寫完才准出門,不管他出門是因為什麼理由。

「我要去把作業簿送還給他,不然他會被退學。」

「把作業寫完再去!」

「我不小心把他的作業簿帶回來了,老師說要是他再不把作業寫在本子上就會被退學…」

「把作業寫完才能出去玩!」

「要是我不把作業簿還給他(ry」

「把作業寫完(ry」

……這對話簡直跟鬼打牆一樣。最後他母親說:等你爸回來我會叫他好好教訓你(…其實我覺得反正橫豎都會受罰,要是我早就衝出去啦靠!!

而接下來有更多像這樣的鬼打牆對話。小孩子的意見是多麼不被重視,而大人對小孩子的看法也多半有成見

(不過,關於成見這東西當然並不只侷限於大人之於小孩)

 

但不管受到多少阻饒主角還是堅定地想把作業簿還給他的主人。

我不知道這是否是屬於孩童的忠誠心…,假設他的年紀在大一點,或許就會因為不想受罰或者不想耽誤玩樂時間而放棄、或者是馬上就想到可以幫他寫作業。

 

 

不過關於內心層面的不是我想記述的東西。

我特別在意的是它讓人很容易有帶入感,當阿哈瑪德跑到波士提撲了空,又從波士提跑回來,但馬上又跟他要找的人錯身而過時;當阿哈瑪德被爺爺叫去拿菸給他時

你可以感覺到跟片中主角一樣的焦躁感,而你也可以聽到隔壁或後座的人跟你有同樣的感覺

以一個影片來說,帶入感是十分重要的,觀眾能跟片中人物的感覺和情緒同步

這樣一部短短的、劇情極為簡單的電影非常成功地辦到了。

 

但是對還在讀國中的我來說,我根本不會想這麼多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abo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