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還在補習的時候,曾經聽到某個老師提到,嘉義是個正在轉向現代化中的都市,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個城市中看到一些有趣的景象;也就是現代化與舊時代的建築物同時存在的景象。

小時候我住在民雄大崎村十四甲那邊,環境很類似眷村;而我讀幼稚園的那一帶則是貨真價實的眷村(富國,民國路那一整片的地方原本都是眷村),我還依稀有著我們擠進又窄小又悶熱的店裡吃很燙的大滷麵的回憶。

而到了我高中的時候,我高中讀的是國立華商,也就是跟剛剛提到的眷村比鄰(說到這個讓我想到華商本來有片地,被國軍借去多年後想要回來結果被對方討錢,結果就是要不回來),而這個時候那整片的眷村已經消失無蹤了;就連馬路也整個拓寬修整,整片舊式的低矮瓦片建築全部代換成了光鮮亮麗的現代建築和平順寬大的馬路。

當時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甚至還會覺得這樣比較好看(當然啦我想大家都會這麼覺得吧?),所以當時聽那老師講這件事時我也沒想太多。

 

直到現在,我回嘉義時突然想起了那老師講的話

"這些東西將會消失得很迅速",的確,當我回過神來,並且有意識地想幫它們留下影像時那些東西都已經消失了。

我不敢說我很了解眷村什麼的,畢竟我小時候其實不是真的住在眷村裡,只是很像;

我們都有著夏天晚上搬著板凳被蚊子咬個半死卻還是硬要在那邊看露天電影的經驗,晚上被蛙鳴和蟲叫吵得睡不著的經驗,還有著跟鄰家小孩(其實不一定認識)跑到田裡玩的經驗(我舊家那邊當時都是鳳梨田)

 

仔細想想,如果說要創作出什麼有本土文化特色之類的東西,我想我擁有的就是這些了吧?

然而小時候的記憶都成了碎片,那些景象也已不復存在。

雖然如果想找的話在嘉義仍然可以找到些沒有清乾淨的"殘渣";事實上嘉義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東西,那一點點的殘渣,不甘不脆地留在那裡的殘渣(雖然我是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

嘉義是個留有很多舊時代文化的地方(比方說監獄),這似乎跟台南的古蹟又不太一樣。

 

我想我必須要以一種在地人的(虔誠的)思念去追尋並理解它,才有可能用鏡頭,或任何形式表現出它們的生命(或者說曾經存在過的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abol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